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行业动态

新闻动态

联系方式

常州众杰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地址:中国•江苏常州市新北区奔牛镇天禧路9号
电话:+86 13601593253
传真:+86 519-85503835
邮箱:sjj@zj-composites.com

行业动态

7大最具潜力的复合材料

我们正处在一个日新月异、飞速变革的时代,科技快速发展,新材料技术更新换代的步伐也越来越快。

单一的材料已经很难满足人类对各种综合指标的要求,材料复合化成为必然趋势。复合材料在这样的趋势下蓬勃发展,市场规模迅速增长,同时,对材料绿色、低碳、高性能、可再生循环等环境友好特性逐步重视。

那么,哪些材料才是业内人士心目中具有发展潜力的?今天,带你了解7大最具潜力的复合材料。





01.

高性能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



碳纤维(carbon fiber)作为“轻量化之王”,兼具碳材料的高强度和纤维纺织材料的柔软可加工性。碳纤维直径通常为5~7微米,只有头发丝1/10左右粗细,密度不到钢的1/4、强度却是钢的5~7倍,同时具有耐高温、抗摩擦、导热与耐腐蚀等特性。

碳纤维的主要用途是作为增强材料与树脂、金属、陶瓷及炭等复合,制造先进复合材料。


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其比强度及比模量在现有工程材料中是最高的。

碳纤维直径只有5微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十到十二分之一,强度却在铝合金4倍以上。

与铝合金结构件相比,碳纤维复合材料减重效果可达到20%~40%;

与钢类金属件相比,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减重效果可达到60%~80%。






02.

高性能对位芳纶纤维及其复合材料



对位芳纶纤维(Poly-p-phenylene Terephthamide,PPTA)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战略物质,其强度是钢丝的5~6倍,比模量是钢材或玻璃纤维的2~3倍,韧性是钢材的2倍,而重量仅为钢材的1/5左右。

它既可作为承载负荷的结构材料,又可作为防热、防烧蚀、防腐蚀的功能性材料,是目前世界上生产规模最大的高模量、高强度、耐高温、耐酸碱、重量轻等优良性能的有机纤维之一。

高性能对位芳纶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主要应用于光纤增强,汽车工业,航空航天,电气设备,轨道交通,军事保护,体育用品,新能源等领域。


芳纶产能早期多集中于美国、日本以及欧洲,我国的发展相对滞后。2000年后,国内芳纶产业化实现突破;2004年,烟台泰和新材实现了间位芳纶的量产;2010年,苏州兆达借助东华大学的技术积累成为国内首家对位芳纶企业。2011年,泰和新材的对位芳纶也实现了工业化;2020年,中化国际基于苏州兆达的积累,完成了5000吨对位芳纶产能建设。

尽管仍存在诸多问题,例如高端产品性能与国际先进水平尚有差距,设备依赖进口,但依托于国家政策的持续支持和能源成本的优势,以及企业自身不断的技术创新与优化,国产芳纶的市场份额正稳步提升,进口依赖度逐步下降。

随着更多新产能的释放和技术水平的飞跃,中国有望在全球芳纶市场中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实现从追赶到并跑乃至领跑的转变,为国家关键领域提供坚实材料支撑,保障供应链安全,助力中国制造迈向高质量发展。这一进程不仅是材料行业的自我革新,更是国家产业升级和自主可控战略的重要实践。




03.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及其复合材料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Ultra 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ethylene Fiber,UHMWPE),又称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通常指由分子在100万~500万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树脂所纺出的纤维。

UHMWPE纤维外观白色,密度为0.97~0.98g/cm3,是目前世界上比强度和比模量最高的纤维,是继碳纤维、芳纶后的第三代高性能纤维且密度最小的高性能纤维,通过制造UD布(无纬布)、包覆纱、复合纱、绳网、纺织面料等,进一步广泛应用于军事装备、海洋产业、安全防护、纺织、体育器材、医疗、建筑等多个领域,

受世界时局及国家安全保护意识提升的影响,装备、安全防护等行业获快速发展,全球范围对高强度、高性能的UHMWPE纤维的需求稳步增长。2023年,全球UHMWPE纤维的需求量约为5.47万t,2018—2023年CAGR约12.1%。


目前世界上只有荷兰、美国、日本和中国4个国家实现了UHMWPE纤维规模化生产,我国也是UHMWPE纤维的第一大消费市场。随着我国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以及国家建设的稳步发展,民用方面的需求将为UHMWPE纤维带来更为丰富的市场活力。预计到2028年中国UHMWPE纤维行业总需求将达5.54万t,年均复合增速达10.4%。




04.

碳/碳复合材料



碳/碳复合材料(Carbon/Carbon Composites)是碳纤维及其织物增强的碳基复合材料,具有质量轻、耐烧蚀性好、抗热冲击好、高温强度高、可设计性强等突出特点,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途的高温材料之一。

碳/碳复合材料以其在3000℃以上仍能保持结构强度的特性,成为航空航天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高温材料。这种材料的核心优点在于其整体性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这在高温环境下尤为重要。在航空航天领域,碳/碳复合材料主要应用于导弹鼻锥、发动机喷管喉衬、飞机刹车片等关键部件,这些部件的工作温度高、工作时间短,对材料的耐高温性能有着极高的要求。

在飞机刹车片的应用中,碳/碳复合材料相较于传统粉末冶金材料,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和更高的可靠性。数据显示,碳/碳复合材料刹车片的使用次数是粉末冶金刹车片的4倍,这一优势使其在军民用飞机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此外,火箭喷管喉衬作为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关键部件,需要承受高达3000℃的高温,碳/碳复合材料因其优异的耐高温性能成为首选材料。


碳/碳复合材料的制造过程复杂,涉及碳纤维预制体的制备、树脂/沥青液相浸渍、化学气相渗积以及石墨化等多个步骤。预制体结构是决定最终产品性能和成本的关键因素,而编织技术则是预制体制造中的核心环节。目前,碳/碳复合材料预制体结构已经从传统的三维编织发展到多向编织技术,如四向、七向、十一向编织等,这些技术的进步为碳/碳复合材料的应用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05.

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玄武岩纤维(Basalt Fiber,BF)具有很高的强度和刚度,耐高温抗腐蚀,同时也很轻。相对于其他复合材料来说具有可降解、无毒、对环境无污染等特点,被誉为21世纪的“绿色工业材料”。在航空航天、军工、道路交通等领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我国在玄武岩纤维生产方面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目前在工艺及设备运行稳定性、纤维性能、终端纤维制品的开发等方面,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同时,我国玄武岩资源十分丰富,甘肃、黑龙江、新疆、山西、四川等地均有大量的玄武岩矿产资源分布。我国也已把玄武岩纤维列为重点发展的四大纤维(碳纤维、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玄武岩纤维)之一,实现了工业化生产。




06.

碳/陶复合材料



碳/陶复合材料(Carbon/Ceramic Composites)具有高性能陶瓷的高强度、高模量、高硬度、耐冲击、抗氧化、耐高温、耐酸碱、热膨胀系数小、比重轻等优点,是一种能满足 1650℃使用的新型高温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同时,碳/陶复合材料还克服了 一般陶瓷材料的脆性大、功能单一等缺点,是公认的理想高温结构材料和摩擦材料之一。


碳/陶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军工、能源、汽车、高速列车等领域。是新一代飞机和汽车刹车材料中公认的最理想的高温结构材料和摩擦材料,同时也被誉为目前刹车材料性能的最高水平。




07.

金属基复合材料



金属基复合材料(Metal Matrix Composites,MMCs)是以金属及其合金为基体,与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非金属增强相人工结合成的复合材料,是现代复合材料的一个重要分支。

其特点在力学方面为横向及剪切强度较高,韧性及疲劳等综合力学性能较好,同时还具有导热、导电、耐磨、热膨胀系数小、阻尼性好、不吸湿、不老化和无污染等优点。因其优异的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电子和机器制造行业中。


碳化硅/铝 (Sic/Al)复合材料是以铝或铝合金为基体,以碳化硅颗粒或晶须为增强相的一种复合材料,具有忧异的物理和力学性能,如高比强度、高比模量、低膨胀系数、耐磨、耐高温、良好的热稳定性和阻尼性能等。其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适于批量生产,且可用常规金属加工方法,如铸造、挤压、轧制、锻造、焊接等制造各种形状的零件和型材,因而成为金属基复合材料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目前应用最广、发展最快、价格最低、能最早实现大规模生产的一种金属基复合材料。(来源:材料圈)

来源:转载自材料圈,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分享到: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25-02-07 09:59:21  【打印此页】  【关闭
下一条:没有了!

新闻动态
企业新闻
行业动态

技术与服务
工艺及技术
应用领域

客户反馈
反馈留言

常州众杰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地址:中国•江苏常州市新北区奔牛镇天禧路9号

邮编:213131

电话:0086-519-85503088

传真:0086-519-85503835

邮箱:sjj@zj-composites.com